首页 >>游记攻略 >>穿越金陵旧梦,探寻民国风华

穿越金陵旧梦,探寻民国风华1天
  • LLworld

  • 2025年4
  • 南京
  • 南京
  • 200元

南京,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,在民国时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。1912 年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,此后,南京作为民国首都,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的历史时刻。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,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;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,虽历经风雨,却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政治印记。

漫步在南京的街头巷尾,随处可见的民国建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南京的民国建筑风格多样,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特色,既有中式的飞檐斗拱、雕梁画栋,又有西式的柱廊、穹顶。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艺术的瑰宝,它们错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,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景观。

必打卡的民国地标

浦口火车站:百年车站的岁月低语

浦口火车站,这座始建于 1908 年、1914 年正式开通运营的老站 ,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,静静伫立在长江北岸,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它是津浦铁路南端终点站,曾经的交通枢纽,见证了无数南来北往的旅人,承载着时代的记忆。
在近代史上,浦口火车站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18 年冬,朱自清去北京上学,在浦口火车站与父亲话别,那蹒跚攀爬月台为他买橘子的背影,被定格在文学的长河中,成为了永恒的经典,也让这座车站充满了温情。1929 年 5 月 28 日,装运孙中山先生灵柩的火车通过津浦铁路从北平运抵浦口火车站,在这里稍作停靠后通过浦口码头过江,最后安葬于中山陵,浦口火车站成为了这一历史时刻的重要见证者。
从建筑风格上看,浦口火车站是老式英式建筑,三层砖木结构,米黄色外墙,红色大屋顶,尽显古朴典雅。伸出直通月台的单柱伞形长廊和连接轮渡码头的拱形雨廊,充满了艺术感。车站内的候车大楼、月台、雨廊、售票房、贵宾楼、高级职工宿舍等主体及配套建筑,都被系统性地保存下来,堪称最完整的 “百年车站” 。如今,漫步在浦口火车站,仿佛穿越时空,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烟火气息和历史的厚重。它不仅是一座火车站,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,对民国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,为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交通、社会、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
中山码头:渡江记忆与民国遗风

中山码头,始建于 1928 年,最初是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而建,原名 “津浦铁路首都码头”,后更名为 “中山码头”。它坐落在长江之畔,是南京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码头的建筑风格简洁而庄重,虽历经多次改建,但依然保留着民国时期的韵味。1929 年 5 月 28 日,孙中山先生灵柩从北京运抵浦口火车站后,便是通过中山码头过江,前往中山陵安葬。这一历史事件,让中山码头与孙中山先生紧密相连,增添了几分神圣的色彩。在民国时期,中山码头是南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,往来的船只穿梭不息,见证了南京的繁华与变迁。如今,它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,是市民和游客渡江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。
乘坐渡轮从中山码头出发,江风拂面,能看到长江两岸的风景如画。一边是繁华的南京市区,高楼林立;另一边是充满历史韵味的浦口,浦口火车站旧址静静矗立。在渡轮上,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朱自清父子过江时的情景,也能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百态。中山码头不仅是一个交通节点,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,让我们在现代的喧嚣中,依然能触摸到民国的遗风。

颐和路民国公馆区:使馆旧影与名人往事

颐和路民国公馆区,位于南京市鼓楼区,这里曾是 “民国官府区” 和 “使馆区”,是民国时期南京的政治、外交中心之一。漫步在颐和路上,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枝叶繁茂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,形成一片片光斑,为这里增添了一份宁静与浪漫。
公馆区内的建筑风格多样,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,多为二层楼房,带有精致的花园。这些建筑造型别致,色彩斑斓,有西班牙式的露天庭院、法国孟莎式的契形屋顶、英国都铎式尖塔斜行屋顶、美国乡村别墅式以及日本的和式建筑等,几乎成了万国建筑博物馆 。每一座公馆都有着独特的故事,蒋纬国曾在此居住,马歇尔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。苏联大使馆、菲律宾公使馆等各国使馆也坐落于此,见证了民国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风云。
在这里,你可以放慢脚步,细细品味每一座建筑的韵味,想象着当年达官贵人、外交使节们在这里的生活场景。公馆区内的一些建筑已经被改造成了咖啡馆、餐厅、书店等,让人们在感受历史的同时,也能享受现代的惬意。走进一家咖啡馆,点上一杯咖啡,坐在窗边,看着窗外的民国建筑和行人,仿佛时光倒流,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民国时代。

总统府:风云变幻的民国中枢

总统府,位于南京市长江路 292 号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初的德厚府、汉王府,历经清代的江宁织造署、两江总督署,太平天国时期的天王府,到了民国时期,这里成为了总统府,是民国政治的核心地带 。
总统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色和西式建筑的元素,中轴线上主要有门楼、大堂、二堂、八字厅、会客厅、麒麟门、政务局楼、子超楼等建筑,东、西两侧还各有三四条自成一体的小轴线。门楼是西方古典门廊式建筑,1949 年 4 月 23 日,南京解放,胜利的红旗就插在这座门楼上,这一画面成为了历史的经典瞬间。大堂原来是太平天国的金龙殿,抱厦五间面阔七间,硬山顶单层双檐,正中间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 “天下为公” 匾额,彰显着民主的理念。
在民国时期,总统府见证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。1912 年 1 月 1 日,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就任临时大总统,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,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。此后,这里又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,成为了各方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。如今,总统府已被改建成中国近代史博物馆,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资料,通过展览、雕塑、多媒体等形式,生动地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,让人们对民国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
舌尖上的民国记忆

美龄粥:豆浆与山药的温柔融合

美龄粥,作为金陵菜系的经典之作,被誉为 “南京早餐之王” ,相传它的诞生与宋美龄女士息息相关。在民国时期,有段时间宋美龄茶饭不思、胃口不佳,府里的大厨便用香米和豆浆熬了一锅粥,没想到宋美龄喝后胃口大开,从此这道粥便成了她钟爱的美食 。后来,这道粥被命名为 “美龄粥”,也叫豆浆山药粥。
美龄粥的食材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。豆浆,作为主要食材之一,选用非转基因大豆现磨而成,含有大量纤维素,对肠道十分友好,还含有对女性至关重要的物质 —— 异黄酮 。糯米和粳米按照一定的黄金比例搭配,不仅增加了粥的稠度和口感,还使营养更易吸收。山药,素有 “小人参” 之称,精选品质上乘的山药,健脾养胃,能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健康光彩。再加上百合和枸杞的点缀,清润滋补,美容养颜。
制作美龄粥的过程十分讲究,需先将豆浆煮沸,再加入糯米和粳米熬煮,最后放入山药、百合、枸杞和冰糖等食材,小火慢熬,直至粥稠。熬好的美龄粥口感细腻,香甜可口,豆浆的浓香、糯米的软糯、山药的绵密、百合的清润相互交融,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其中。
在南京,有许多地方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美龄粥,南京大牌档便是其中之一。南京大牌档始创于 1994 年,现在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店 。夫子庙平江府店的美龄粥人气极高,软糯的古法糖芋苗、有鸭香味的烤鸭包上桌率也很高,店内环境布置与秦淮河两岸的古建筑风格统一,在这里品尝美龄粥,仿佛能感受到民国时期的烟火气息。

民国红公馆:复刻民国的精致佳肴

民国红公馆,一家将民国风情与美食完美融合的餐厅,在南京颇负盛名。江苏路店没有店名招牌,走小众路线,很少宣传,却以浓郁的民国风情、精致而富于创新的菜式,在熟客中口口相传,预订制以及较为高端的定位,更让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。走进红公馆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民国时代。一进门,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民国风,旧式的实木欧式桌椅、复古的吊扇吊灯、旧上海的花园式壁纸,甚至洗手间的布置,每一处细节都呈现出那个年代的特征,怀旧而不乏小清新 。
红公馆的菜品以民国时期的经典菜肴为基础,加以创新和改良,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爆脆鳝,摆盘造型清雅,鳝鱼经过挂糊后炸得香脆,口感外酥里嫩,无论是外观还是味道,都堪称上上之选 。生滚石斑鱼,造型优美,片好的鱼片直接放入高汤中轻涮几下即可食用,配套的葱花酱油等调味料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加入,汤鲜鱼美,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石斑鱼的鲜嫩口感 。
石斑鱼的烹饪十分讲究,从选材到处理,再到烹饪技巧,每一步都至关重要。选材时,要选择眼睛明亮、鱼鳃鲜红、鱼身有弹性且无异味的个体,确保食材的新鲜。处理时,要小心去除鳞片和内脏,在鱼身两侧划几道浅口,以便入味和均匀受热 。红公馆的生滚石斑鱼,在烹饪时将石斑鱼切成薄片,放入精心熬制的高汤中,利用高汤的热度将鱼片烫熟,这种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石斑鱼的原汁原味和鲜嫩口感 。
除了爆脆鳝和生滚石斑鱼,红公馆还有许多特色菜品,如西施玉米,青豆泥配上沙拉酱以及玉米,甜而不腻,口感清新;蓝莓山药,酸甜的蓝莓酱包裹着脆脆的山药条,健康营养又美味 。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,食材新鲜,烹饪方式独特,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民国时期的饮食文化。

沉浸式民国文化体验

南京博物院民国馆:时光凝固的民国街巷

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,宛如一条时光隧道,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民国时代。它位于南京博物院东侧的地下,从踏入馆内的那一刻起,仿佛穿越时空,置身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南京街头 。
民国馆内的场景十分逼真,老茶馆里,八仙桌、长条凳摆放整齐,墙上挂着民国时期的老照片,人们坐在里面,点上一壶茶,听着悠扬的评弹,感受着那份悠闲与惬意。民国老邮局门前,停着一辆黄包车,工作人员身着民国服饰,热情地为游客服务,在这里,你可以购买明信片,盖上具有纪念意义的邮戳,寄给远方的亲朋好友,传递一份穿越时空的问候 。
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火车站,它以南京浦口火车站为原型建造,是民国馆内最大的建筑。走进火车站,一辆老式的蒸汽火车静静地停在铁轨上,仿佛即将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。站台上,复古的路灯散发着昏黄的灯光,广播里传来民国时期的老唱片,让人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中 。
除了这些仿民国建筑,民国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。在国庆期间,这里会举办猜灯谜活动,游客们穿梭在老茶馆外,看着悬挂的谜面,开动脑筋,猜对灯谜还能获得精美礼品,为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 。在桂花摊前,游客可以参与拓印书签体验活动,借由活字印刷术这一传统技艺,亲手拓印诚挚的祝福,制成一枚精美的书签,留作纪念 。

民国主题文化活动:再现民国的多彩生活

南京不定期举办的民国主题文化活动,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民国文化的机会 。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样,形式精彩纷呈,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,亲身感受民国时期的多彩生活 。
民国服饰秀是其中备受欢迎的活动之一。活动现场,模特们身着华丽的旗袍、笔挺的中山装,迈着优雅的步伐走上 T 台,展示着民国时期的时尚风采 。旗袍的剪裁恰到好处,凸显出女性的曲线美,精致的盘扣、细腻的刺绣,无不展现着传统工艺的魅力;中山装则体现了男性的干练与稳重,其独特的设计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。观众们在台下欣赏着这场视觉盛宴,仿佛置身于民国时期的时尚舞台 。
民国音乐会也是一大亮点。在南京国民小剧场,曾举办过 2023 新年音乐会,音乐会精选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外经典电影或经典名曲、配乐等进行改编,老少皆宜 。现场,悠扬的音乐声响起,或激昂,或舒缓,带领观众们穿越时空,感受民国时期的音乐魅力 。当熟悉的旋律响起,观众们沉浸其中,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时代 。
这些民国主题文化活动,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民国时期的艺术之美,更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、文化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。如果你对民国文化感兴趣,不妨关注南京的这些文化活动,亲身参与其中,感受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。

穿越时光,回味民国

南京的民国之旅,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冒险,让人沉醉在那个风云变幻却又充满魅力的时代。从充满历史韵味的浦口火车站,到见证渡江记忆的中山码头;从使馆旧影与名人往事交织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,到风云变幻的民国中枢总统府,每一处地标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。
在美食的世界里,美龄粥的温柔融合、民国红公馆的精致佳肴,让我们品味到了民国时期的独特饮食文化,每一口都充满了历史的记忆。而南京博物院民国馆的时光街巷,以及不定期举办的民国主题文化活动,更是让我们沉浸式地体验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多彩生活 。
如果你也对民国文化充满向往,不妨来南京走一走,看一看这些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标,品尝一下舌尖上的民国记忆,参与一场沉浸式的民国文化体验 。相信你一定会被南京的民国风情所吸引,收获一段难忘的旅行回忆 。

评论